艾滋病初期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骨折后的冷血杀手,骨筋膜室综合征,你了解 [复制链接]

1#
骨折后的冷血杀手--骨筋膜室综合征,你了解多少?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中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发病急,进展快,不及时诊治,可产生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发展为挤压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有骨折后的“冷血杀手”之称。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构成的闭合空间。解剖:2.定义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内的肌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最快可以在创伤发生30min后出现,表现为“5P”征:感觉异常、被动牵拉痛、皮肤苍白、麻痹、无脉。3.好发部位上肢好发于前臂,掌、背侧间隙。下肢好发于小腿,四个间隔,(5个:+独立的胫后肌间隙)。发生率最高小腿前室,其次深后室和外侧室,再次前臂掌室。4.骨筋膜室综合征与Volkmann挛缩区别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在一密闭间室内,由于压力上升损害其血液循环引起肌肉和神经坏死,并最终因过皮肿胀导致皮肤坏死。Volkmann挛缩:是筋膜间室综合征未治疗或治疗不当的结果,表现为坏死的神经、肌肉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病因(解剖因素:室壁是坚韧无弹性)1.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肢体创伤骨折后出血、水肿严重软组织挤压伤、挫伤、烧伤小腿激烈运动肢体血管损伤(断裂痉挛栓塞)肢体血管损伤修复后,反应性肿胀及再灌注损伤。(通透性↑↑)2.筋膜室容积骤减包扎、固定过紧严重局部压迫不适宜的外固定: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昏迷或全麻患者肢体长时间压在身下筋膜缺损缝合过紧(肌筋膜疝:慢性代偿)3.慢性筋膜室综合征新兵及运动员可见(前室功能丧失,运动后发作,休息后缓解)临床表现症状:疼痛、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依据:进行性持续性剧烈疼痛即持续加重不缓解,不因肢体固定和一般处理而改善,是最普遍最可靠的症状。特点:疼痛难以用骨折后局部疼痛来解释,常呈深在性烧灼状,超出骨折区的范围;不随骨折整复固定后减轻,反而加重;止痛药不能缓解。晚期临床表现(神经坏死,疼痛消失):典型的5P征:无痛Painlessness苍白或大理石花纹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常表示病情已进入后期阶段。缺血对神经及肌肉组织造成的损害已不可逆转,出现往往已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导致肢体残废甚至截肢的严重后果。体征肿胀(最早):张力高,皮肤水泡压痛:肌腹被动牵拉痛(重要)神经:感觉减退、主动活动无力、感觉丧失血管:早期脉搏存在、肢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诊断诊断--贵在“早”病因、病史张力高、明显压痛肌肉活动障碍被动牵拉痛感觉障碍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金标准:测定室内组织的压力Whiteside法:简单有效鉴别诊断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远端可触及动脉搏动或肢端温暖均不能除外血管损伤;-Doppler检查对诊断血管损伤有价值;-Doppler检查对骨筋膜室的血流量是否充足无判断意义;-必要时可行动脉造影。注意:远端脉搏存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不能排除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性发展,密切、持续观察。治疗1.非手术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应早期规范,要特别重视甘露醇的应用。禁!抬高患肢适应症:病程在6小时内//骨筋膜室综合症期//Whiteside法测压30mmHg--可以保守治疗。方法:脱水和激素的应用内服外用中药抗感染防止血栓形成(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扩张剂保护肾功能衰竭应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自由基清除剂VE,VC辅以间歇高压氧。关键是强力脱水和激素的应用。手术治疗术后处理全身情况:失水、酸中*、高钾血症、肾功能衰竭、心律不齐、休克。局部情况:减少敷料交换、严格无菌原则4日后延期缝合7-8日二期缝合、植皮10-12日可重复一次。术后常规抬高患肢,制动,消肿,伤口换药,抗感染,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管扩张剂等,防止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保护肾功能衰竭,应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辅以间歇高压氧治疗。待水肿消退、创面无感染时,切口予Ⅱ期缝合或植皮。中晚期治疗及并发症处理中期:伤后3-4周肌肉康复训练神经松解晚期:伤后6个月矫正畸形恢复肌肉动力恢复神经功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