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的名胜古迹有:
聊城旅游
1、水上古城
聊城中华水上古城
聊城中华水上古城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湖一体。
为了真实再现古城风貌,聊城将东昌古城打造成集历史古迹、文化典故、旅游休闲、生态宜居于一体的中华水上古城,仅有1平方公里,被6.3平方公里的湖水包围!
(1)光岳楼
光岳楼
光岳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中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而乾隆皇帝御笔题名的天下第一楼——光岳楼.
是康乾盛世康熙帝四次驾临、乾隆帝九次驻跸的地方。光岳楼仍高高矗立于古城中央。
中华水上古城区以光岳楼为中心,十字大街分为:楼南、楼北、楼东、楼西大街将水上古城分割为四部分,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4条大街。4条大街向外延伸,依次有东、西、南、北4口、4门、4关。
城区街道,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
城区民居多为三合院、四合院,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坡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
(2)东昌湖
东昌湖
古城四周,由东昌湖环抱,东昌湖是全世界最宽,面积最大的人工护城河。古城以东,是运河城区,为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商埠区。
(3)东昌府
东昌府
东昌府在明、清时期曾为古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明清两代东昌府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而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年之久。
(4)其它景点
其它景点还有:中国阿胶博物馆;金丝楠木博物馆;海源阁以及海源阁图书馆;七贤祠;老照片博物馆和婚俗博物馆。
婚俗博物馆博物馆上下两层,陈列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婚前礼俗,正婚礼俗,婚后礼俗,特殊婚俗。系统介绍了民国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婚俗变迁。
展览出的百年婚照、百年婚房、陪嫁用品等婚俗用品很好的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人民生活的变化。
特别有趣的得各个年代的结婚证件,还有几份离婚证以及离婚协议,内容太搞笑了!
山陕会馆
2、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又称关帝庙,是陕西和山西客商集资建设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
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历时四年修建了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嘉庆年间又进行了扩建。总耗资6万余两白银。
有着清朝的飞檐斗拱,环抱着明朝的树,阳光就着参天的古树,稀疏洒落,斑驳着只为酬神而设的戏台。
神殿前的狮子,祖籍山西,带着相思,顺着运河和晋商一道落脚聊城。
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为聊城“八大会馆”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会馆。
狮子楼
3、聊城阳谷狮子楼
狮子楼旅游城位于阳谷县城十字街首,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楼高15.8米,五开间三进深,建筑面积平方米。
此楼原为酒楼,楼前有两对石狮,别具一格。因武松斗杀西门庆而闻名遐迩。此楼坐西朝东,主楼为全木结构,红柱灰瓦,雕梁画栋,飞角翅檐,古朴典雅。
阳谷狮子楼,武松、潘金莲西门庆的故事,声名远播,为一地之胜,名人雅士纷纷来访,并为之赋诗作画。
阳谷狮子楼街
4、东阿阿胶城
东阿阿胶城
东阿阿胶城扑面而来的便是浓郁地清末民初的老东阿风情。
(1)体现清末风情
以史料记载的清末民初时的老济南与老东阿为背景,整体建筑风格上体现出了清末民初的时代特点的一处主街,恢复再现了济南东街、济南南街、东阿大街等街道为主脉络。
(2)坐驴车,逛古城
从药王大街远远走来的竟是“驴车”穿梭于清末民初地建筑之间,时不时传来铃声阵阵,宛若皇家用车。
坐驴车,逛古城
驴铃声,一声一声敲击着过往,似乎这现代人已不再是参观的游人,更像是游街地古人。有限地品味时光,一瞬慢了下来……
(3)阿井水,制阿胶
东阿阿胶曾是有着年历史文化的皇家贡品,神奇之处是离不开阿井水的。
阿井水,制阿胶
揭开阿井水的神秘,阿井水,为古东阿县阿井之水,有利膈化痰止吐的功效。根据史书《淮南子》记载“伯益作井”,由此推算此井水有四千年的历史。
在东阿阿胶城东阿王府的故城遗址中央,一口古朴的水井,就是这阿井。
聊城旅游价值大!
聊城旅游,值得好好去品味!
#聊城旅游#